绵阳教育培训网

幼儿园小班水果沙拉教案,幼儿园小班水果沙拉教案反思

幼儿园小班水果沙拉教案

水果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,而制作水果沙拉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,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健康饮食知识,这份教案专为3-4岁小班幼儿设计,结合最新幼儿教育理念和营养学数据,帮助教师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。

幼儿园小班水果沙拉教案,幼儿园小班水果沙拉教案反思-图1

活动目标

  1. 认知目标:认识常见水果的名称、外形特征和基本营养价值
  2. 技能目标:学习简单的水果切块和搅拌动作,锻炼手部精细动作
  3. 情感目标:培养分享意识,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
  4. 健康目标:了解水果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,养成健康饮食习惯

根据202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《中国儿童膳食指南》显示,3-6岁幼儿每日水果摄入量应为150-200克,但实际调查发现,仅有42.7%的幼儿能达到这一标准,通过水果沙拉制作活动,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对水果的接受度。

活动准备

材料准备

  • 基础水果(根据季节选择3-5种):

    • 苹果(富含膳食纤维)
    • 香蕉(钾元素丰富)
    • 草莓(维生素C含量高)
    • 橙子(酸甜适口)
    • 葡萄(小巧易处理)
  • 工具

    • 塑料安全刀具(每人一套)
    • 儿童专用搅拌碗
    • 小砧板
    • 围裙和袖套
    • 一次性餐盘和叉子
  • 辅助材料

    • 原味酸奶(作为沙拉酱替代品)
    • 水果认知卡片
    • 洗手液和纸巾

环境准备

  • 将桌椅摆放成U型,便于教师示范和观察
  • 提前消毒所有工具和桌面
  • 准备应急医药箱(含创可贴等)

知识准备

教师应熟悉各类水果的营养成分,根据2024年最新发布的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,常见水果每100克中主要营养素含量如下:

水果名称 热量(kcal) 碳水化合物(g) 维生素C(mg) 膳食纤维(g) 钾(mg)
苹果 52 8 4 4 119
香蕉 89 8 7 6 358
草莓 32 7 47 0 153
橙子 47 7 33 4 169
葡萄 69 1 4 9 191

数据来源: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第7版

活动流程

导入环节(10分钟)

水果猜谜游戏: 教师展示装有不同水果的"神秘箱",让幼儿伸手触摸并猜测水果名称。"摸起来圆圆的、滑滑的,穿着红色或绿色的衣服,咬一口脆脆的,是什么水果呢?"

水果认知: 使用放大镜观察每种水果的外皮特征,比较不同水果的形状、颜色和气味,教师可提问:"苹果和橙子摸起来有什么不同?""香蕉是什么颜色的?成熟的和未成熟的香蕉颜色一样吗?"

示范讲解(15分钟)

安全操作示范: 教师完整演示水果沙拉制作过程,特别强调安全注意事项:

  • 如何正确握持塑料刀具(手指弯曲,远离刀刃)
  • 切水果时的固定方法(使用"爪形手"固定水果)
  • 搅拌时的轻柔动作

营养知识小课堂: 结合实物和图片,简单介绍每种水果对身体的好处。"橙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可以帮助我们不感冒;香蕉里的钾元素能让我们的肌肉更强壮。"

实践操作(25分钟)

分组制作: 将幼儿分成4-5人小组,每组配备一名教师或助教指导,分配任务时可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:水果清洗员、切块员、搅拌员、分发员等。

分步指导

  1. 洗手环节:教授七步洗手法,培养卫生习惯
  2. 水果处理:教师先示范切块技巧,再让幼儿尝试
  3. 混合搅拌:指导幼儿轻轻翻拌,避免用力过猛溅出
  4. 装饰摆盘:鼓励幼儿创意摆放水果块

安全监控重点

  • 刀具使用过程中必须全程监督
  • 注意过敏源排查(提前了解幼儿水果过敏情况)
  • 防止幼儿将小水果块塞入鼻孔或耳朵

分享品尝(10分钟)

礼仪教育: 教导幼儿在分享时的礼貌用语:"请""谢谢""你要尝一尝吗?"等,鼓励幼儿先为同伴服务,再自己品尝。

感官体验: 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体验水果沙拉:

  • 视觉: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
  • 嗅觉:闻一闻混合后的新气味
  • 味觉:品尝不同水果组合的味道
  • 触觉:感受水果的软硬质地

延伸活动(5分钟)

艺术创作: 利用剩余的水果横切面进行拓印画创作,观察不同水果的内部结构。

家园共育建议: 发放《家庭水果膳食记录表》,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继续水果探索活动,并记录一周水果摄入情况。

活动评估

  1. 观察评估

    • 幼儿能否正确识别3种以上水果
    • 是否能基本掌握塑料刀具的使用方法
    •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专注度如何
  2. 作品评估

    • 水果切块的大小是否适中(安全考量)
    • 沙拉混合的均匀程度
    • 摆盘的创意性
  3. 语言评估

    • 能否说出至少两种水果的营养价值
    • 分享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

根据2023年教育部《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估指南》,实践操作类活动应重点关注幼儿的参与度、安全意识和合作能力,本教案设计的评估维度完全符合这一要求。

注意事项

  1. 过敏预防: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过敏专委会数据,3-6岁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率达8.4%,其中水果过敏占15%,活动前必须详细了解每位幼儿的过敏史,避免使用芒果、猕猴桃等易致敏水果。

  2. 季节选择: 优先选用当季本地水果,不仅新鲜度高,价格也更亲民,下表为不同季节推荐使用的水果:

    季节 推荐水果 营养特点
    春季 草莓、菠萝、芒果 维生素C丰富,增强免疫力
    夏季 西瓜、葡萄、桃子 水分含量高,帮助补水
    秋季 苹果、梨、石榴 膳食纤维丰富,促进消化
    冬季 橙子、柚子、猕猴桃 维生素C含量高,预防感冒
  3. 差异化指导

    • 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,可提供预切好的水果块
    • 对挑食幼儿,采用"尝一小口"的渐进式引导
    • 增加感官描述词汇,帮助语言发展迟缓的幼儿表达感受
  4. 环保教育: 利用活动进行垃圾分类教育:

    • 果皮属于厨余垃圾
    • 酸奶盒清洗后属于可回收物
    • 纸巾是其他垃圾

幼儿园食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水果沙拉这样的生活化活动,能让幼儿在快乐体验中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,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,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体验,家长也可在家中延续这类活动,共同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