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阳教育培训网

西安新增本土社会面,西安新增人数

西安新增本土社会面疫情数据报告

最新疫情动态

根据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,西安市近期新增多例本土社会面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,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例,其中社会面发现8例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6例,其中社会面发现12例,这是自10月下旬以来,西安市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数量最多的一天。

西安新增本土社会面,西安新增人数-图1

从区域分布来看,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雁塔区、未央区和高新区,其中雁塔区新增确诊病例12例(社会面3例),无症状感染者24例(社会面5例);未央区新增确诊病例8例(社会面2例),无症状感染者14例(社会面3例);高新区新增确诊病例5例(社会面2例),无症状感染者10例(社会面3例)。

详细数据分析

11月1日-11月15日疫情数据统计

日期 新增确诊病例 社会面确诊 新增无症状 社会面无症状 高风险区数量
11/1 5 1 12 2 8
11/2 7 2 15 3 10
11/3 9 2 18 4 12
11/4 12 3 22 5 15
11/5 15 4 25 6 18
11/6 18 5 28 7 20
11/7 16 4 30 8 22
11/8 14 3 32 7 25
11/9 13 3 35 8 28
11/10 17 5 38 9 30
11/11 20 6 42 10 32
11/12 22 7 45 11 35
11/13 25 7 48 12 38
11/14 26 8 52 11 40
11/15 28 8 56 12 42

从数据可以看出,11月以来西安市疫情呈现逐步上升趋势,特别是11月10日后增速明显加快,社会面发现病例占比从月初的约20%上升至月末的30%左右,表明社区传播风险正在增加。

各区县详细病例分布

雁塔区:11月1日至15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8例,其中社会面发现25例;无症状感染者210例,其中社会面发现52例,主要涉及小寨路街道、电子城街道和大雁塔街道,小寨路街道某小区已累计发现关联病例32例,成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区域之一。

未央区: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6例,社会面发现18例;无症状感染者165例,社会面发现38例,张家堡街道和未央宫街道是主要疫区,其中张家堡街道某商场关联病例已达28例。

高新区: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2例,社会面发现15例;无症状感染者132例,社会面发现30例,唐延路沿线多个写字楼出现聚集性疫情,最大一起涉及某科技公司员工18人感染。

其他区县:碑林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例,社会面6例;莲湖区28例,社会面5例;灞桥区22例,社会面4例;长安区18例,社会面3例;西咸新区15例,社会面3例;鄠邑区8例,社会面1例;临潼区6例,社会面1例;高陵区4例,社会面0例;蓝田县2例,社会面0例;周至县1例,社会面0例。

重点场所疫情情况

  1. 雁塔区小寨商圈:累计关联病例45例,涉及5家商场、3家餐饮店和2家培训机构,11月10日发现的超级传播者A某(确诊病例)曾在商圈内多个场所活动,直接导致28人感染。

  2. 未央区某大型超市:11月5日至15日期间,该超市员工和顾客中累计发现确诊病例12例,无症状感染者25例,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可能起源于11月3日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在该超市购物时未佩戴口罩。

  3. 高新区科技园区:园区内5家企业出现疫情,累计报告病例37例,其中某互联网公司发生聚集性疫情,22名员工确诊,占公司总员工数的15%。

  4. 地铁3号线:通过流调发现,11月1日至15日期间,共有16名确诊患者和28名无症状感染者曾乘坐过地铁3号线,涉及通化门、延平门、科技路等多个站点。

病毒基因测序结果

西安市疾控中心对近期病例的病毒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,结果显示:

  • 本次疫情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.5.2分支,与国内近期流行的主要毒株一致。
  • 从测序结果看,目前西安市疫情存在三条传播链:
    • 第一条与10月下旬某省外输入病例相关,占当前病例的42%;
    • 第二条与11月初某航班相关,占31%;
    • 第三条来源尚不明确,占27%,可能为新的输入源导致。

病毒平均潜伏期为2.8天(范围1-5天),基本再生数(R0)估计为4.2,高于前期其他地区的BA.5.2疫情。

防控措施与效果评估

针对疫情发展态势,西安市已采取以下防控措施:

  1. 区域管控:截至11月15日,全市划定高风险区42个,涉及居民约8.6万人;中风险区78个,涉及居民约15.2万人,高风险区实行"足不出户、上门服务",中风险区实行"人不出区、错峰取物"。

  2. 核酸检测:自11月10日起,在主城区开展连续三轮全员核酸检测,累计采样检测约1800万人次,检测出阳性病例86例,检出率为0.0048%。

  3. 流调溯源:全市组建200支流调队伍,累计排查密接者1.2万人,次密接者3.5万人,密接人员管控率达98.7%,次密接管控率达97.2%。

  4. 医疗救治:启用市公共卫生中心作为定点医院,现有床位1500张,使用率约65%,重症患者5例,均伴有基础疾病,目前病情稳定。

  5. 物资保障: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,蔬菜日均上市量1.2万吨,肉类1800吨,米面油等库存可满足30天以上需求。

从实施效果看,社会面病例增速有所放缓,但尚未出现明显拐点,专家评估认为,现有防控措施需要持续至11月底才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。

专家建议与市民提醒

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家组成员、交通大学医学院李教授提出以下建议:

  1. 市民应减少不必要外出,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,特别是商场、超市等封闭空间。
  2. 坚持佩戴口罩,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电梯等密闭空间时。
  3. 注意手卫生,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。
  4. 积极配合核酸检测,确保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  5. 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应立即向社区报告并到指定发热门诊就诊。

西安市卫健委提醒市民,可通过"西安一码通"小程序查询最新疫情信息和核酸检测点,避免盲目排队和聚集,同时强调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、谎报、缓报疫情信息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当前西安市疫情仍处于上升期,社会面传播风险较高,但随着防控措施的持续落实,预计在未来1-2周内将逐步趋于平稳,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,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策略,在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,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。

市民应保持理性态度,既不恐慌也不松懈,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,西安人民一定能够再次战胜疫情,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