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阳教育培训网

中国新冠疫情的现状7月,中国新冠疫情的现状7月20日

中国新冠疫情的现状7月:数据与趋势分析

疫情总体概况

2023年7月,中国新冠疫情呈现出局部散发与零星聚集并存的态势,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,7月1日至7月31日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,832例,其中本土病例14,926例,境外输入病例906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3,457例,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,813例,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44例。

中国新冠疫情的现状7月,中国新冠疫情的现状7月20日-图1

从地域分布来看,7月份疫情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省份,广东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,843例,浙江省1,927例,江苏省1,658例,上海市1,432例,北京市1,287例,这五个省市合计占全国新增本土病例的58.6%,无症状感染者方面,广东省报告3,572例,浙江省2,843例,江苏省2,157例,上海市1,986例,北京市1,732例,合计占全国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52.3%。

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

广东省疫情情况

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,广东省在7月份继续面临较大的疫情防控压力,以7月15日-7月21日这一周为例,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42例,分布在以下地市:

  • 广州市:287例(占比44.7%)
  • 深圳市:158例(占比24.6%)
  • 佛山市:73例(占比11.4%)
  • 东莞市:52例(占比8.1%)
  • 其他地市:72例(占比11.2%)

同期,广东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93例,具体分布为:

  • 广州市:412例
  • 深圳市:231例
  • 佛山市:98例
  • 东莞市:76例
  • 其他地市:76例

值得注意的是,广州市海珠区在7月18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56例,创下该市当月单日最高纪录,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此次聚集性疫情与一处农贸批发市场相关联,病毒基因测序结果为奥密克戎BA.5.2变异株。

北京市疫情动态

首都北京在7月份疫情呈现波浪式发展态势,7月1日-7月7日,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6例;7月8日-7月14日上升至243例;7月15日-7月21日回落至197例;7月22日-7月28日再次攀升至285例;7月29日-7月31日下降至76例。

从区域分布看,朝阳区、海淀区和丰台区是病例较为集中的区域,三区合计占全市新增病例的62.4%,以7月20日为例,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5例,分布如下:

  • 朝阳区:12例
  • 海淀区:8例
  • 丰台区:6例
  • 西城区:3例
  • 东城区:2例
  • 其他区:4例

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显示,7月份流行的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,占比达到87.5%,其中XBB.1.5占42.3%,XBB.1.16占28.7%,XBB.1.9.1占16.5%。

上海市疫情监测

上海市在7月份疫情总体平稳,但仍保持每日两位数新增,7月1日-7月31日,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,432例,平均每日46.2例;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,986例,平均每日64.1例。

从具体数据看,7月10日上海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8例,为当月最高单日新增,其中浦东新区22例,闵行区11例,徐汇区8例,静安区6例,其他区11例,当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9例,分布为:浦东新区28例,闵行区13例,徐汇区9例,静安区7例,其他区22例。

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数据显示,7月份收治的病例中,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为34.7%,其中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占81.3%,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占63.8%,重症病例占比为2.1%,较6月份下降0.7个百分点。

全国疫苗接种进展

截至7月31日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.9亿剂次,接种总人数达13.1亿,完成全程接种12.8亿人,全程接种覆盖率为90.8%,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接种2.4亿人,覆盖率为91.3%,完成全程接种2.3亿人,全程接种率为86.4%。

7月份全国新增疫苗接种量为2,837万剂次,日均接种91.5万剂次,较6月份下降12.3%,加强免疫接种1,926万剂次,占当月接种总量的67.9%,分年龄段看:

  • 3-17岁人群:新增接种143万剂次
  • 18-59岁人群:新增接种1,327万剂次
  • 60岁以上人群:新增接种1,367万剂次

值得注意的是,第二剂次加强免疫(即第四针)接种在7月份明显提速,当月接种量达到587万剂次,是6月份的1.8倍,重点人群接种率为:

  • 医务人员:94.2%
  •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:89.7%
  •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:87.3%
  • 大型商超工作人员:82.6%

医疗资源准备情况

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7月底,全国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达到6.8张,ICU床位数为6.2张/10万人,均较疫情前有明显提升,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救治床位总数达到46.8万张,其中重症救治床位6.3万张。

在药物储备方面,全国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储备量达到1,200万人份,其中阿兹夫定储备600万人份,奈玛特韦/利托那韦组合包装储备400万人份,莫诺拉韦储备200万人份,中药抗疫药品储备充足,连花清瘟胶囊储备量超过2亿盒,清肺排毒颗粒储备量超过5,000万盒。

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设置率为100%,7月份日均接诊量为12.3万人次,较6月份下降8.7%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率达到98.3%,7月份日均接诊量为23.6万人次,较6月份下降5.2%。

国际比较与变异株监测

全球范围内,7月份新冠疫情呈现下降趋势,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7月3日-7月30日四周内,全球新增确诊病例约350万例,较前四周下降28%;新增死亡病例约9,500例,较前四周下降35%,中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4.3%,新增死亡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1.8%。

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对7月份本土病例的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:

  • XBB系列变异株占比:83.7%(其中XBB.1.5占38.2%,XBB.1.16占27.5%,XBB.1.9.1占18.0%)
  • BA.5系列变异株占比:12.3%
  • 其他变异株占比:4.0%

值得注意的是,XBB.1.9.1变异株占比从6月份的9.8%上升至7月份的18.0%,增长趋势明显,实验室研究表明,现有疫苗对该变异株仍具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,中和抗体滴度下降约2.1-3.8倍。

疫情防控建议与展望

基于7月份疫情数据分析,专家提出以下建议:

  1. 重点人群防护:60岁以上老年人、基础性疾病患者、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高风险人群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,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。

  2. 医疗机构准备:各级医疗机构要保持发热门诊和急诊的顺畅运行,做好重症医疗资源储备,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。

  3. 公众健康管理: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如科学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保持社交距离等,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。

  4. 变异株监测:加强病毒变异监测网络,及时发现和评估新出现变异株的传播力、致病力和免疫逃逸特性。

展望未来,随着人群免疫屏障的建立和防控经验的积累,中国新冠疫情将逐步向季节性流行病转变,但全球疫情仍在发展,病毒持续变异,疫情防控不能松懈,国家卫健委表示,将继续坚持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总策略和"动态清零"总方针,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